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SN/T 5225-2019《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

SN/T 5225-2019更新时间: 2025-04-12

标准详情

SN/T 5225-2019《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5225-2019

中文名称:《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

发布日期:2019-12-27    

实施日期:2020-07-01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起草单位:郑州海关、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

起草人:苗丽、王永亮、张灿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SN/T 5225-2019《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介绍

《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是由海关总署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SN/T 5225-2019,于2019年12月27日发布,并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类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常见的细菌,其中部分血清型具有致病性,能够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在进出口食品贸易中,对这些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尤为重要,以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多重PCR法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包括但不限于E. coli O157:H7、E. coli O26、E. coli O45、E. coli O103和E. coli O111。

2、检测原理

多重PCR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多个目标基因序列,实现对多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鉴定。该方法利用PCR技术的高度特异性,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来确定目标微生物的存在。

3、样品制备

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步骤,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检测提供准确的基础。

4、检测方法

本标准详细描述了多重PCR法的操作步骤,包括DNA提取、PCR反应体系的配制、PCR扩增条件、产物分析等,为实验操作提供明确的指导。

5、结果判定

标准提供了结果判定的准则,包括阳性和阴性结果的判断依据,以及对结果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6、质量控制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标准还规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内标和外标的应用,以及对实验室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

三、标准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进出口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