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43/T 1067-2015《规模猪场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3/T 1067-2015
中文名称:《规模猪场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7-20
实施日期:2015-09-20
发布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DB43/T 1067-2015《规模猪场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程》介绍
DB43/T 1067-2015《规模猪场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湖南省内的规模猪场提供一套科学的猪蓝耳病防控技术指导。该标准于2015年7月20日发布,并自2015年9月2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规定内容
1、防控原则
标准首先明确了猪蓝耳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科学管理等。这些原则强调了在防控工作中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2、猪场管理
标准对规模猪场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猪场选址、布局、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等方面。这些要求旨在从源头上减少猪蓝耳病的发生和传播。
3、疫病监测
标准规定了疫病监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定期检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理等。通过有效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4、免疫接种
标准详细描述了免疫接种的程序和方法,包括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免疫接种是防控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标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5、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猪蓝耳病的猪只,标准提出了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这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6、综合防控措施
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如生物安全措施、饲料和饮水管理、废弃物处理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猪蓝耳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二、标准的意义
DB43/T 1067-2015《规模猪场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湖南省规模猪场的猪蓝耳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猪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还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