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40467-2021《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0467-2021
中文名称:《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
发布日期:2021-08-20
实施日期:2022-03-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归口单位: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6)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山东聊城东大食品有限公司
起草人:谢鹏、孙宝忠、刘丽华、韩熹、李家鹏、杨辉华、王媛媛、高胜普、张松山、张德权、刘晓畅、李秋凤、尤华、魏萌、雷元华、徐晨晨、侯成立、郭雅、邓运东、王欢、刘璇、唐菲
中国标准分类号:X22肉类加工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肉和肉制品
GB/T 40467-2021《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40467-2021《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畜禽肉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标准背景
畜禽肉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畜禽肉品质检测方法往往依赖于化学分析和感官评定,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环保的检测手段,近年来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肉品质检测中近红外法的通则,包括了检测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规定,确保了检测过程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可比性。
三、检测原理
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振动光谱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或反射,可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畜禽肉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来评估肉品的品质。
2、检测流程
本标准规定了从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整个检测流程,确保了检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仪器设备
1、近红外光谱仪
本标准要求使用的近红外光谱仪应具备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能够准确测量畜禽肉样品的光谱数据。
2、样品制备工具
包括切割工具、研磨工具、样品容器等,要求工具的材质、形状和尺寸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样品制备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五、样品制备
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遵循代表性、均匀性原则,确保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整个批次畜禽肉的品质。
2、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包括切割、研磨、混合等步骤,要求处理过程中避免样品污染和成分变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检测方法
1、光谱采集
规定了光谱采集的条件,包括光源、探测器、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以确保光谱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2、数据处理
包括光谱预处理、模型建立、模型验证等步骤,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分析畜禽肉品质相关的信息。
七、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
1、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光谱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验证等步骤,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分析畜禽肉品质相关的信息。
2、结果评价
本标准提供了畜禽肉品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以及肉质、风味、嫩度等品质指标的评价。
八、标准实施
本标准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畜禽肉品质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障消费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