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13/T 1026-2009《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DB13/T 1026-2009更新时间: 2025-03-08

标准详情

DB13/T 1026-2009《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3/T 1026-2009

中文名称:《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9-03-09

实施日期:2009-03-24

发布部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3/T 1026-2009《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介绍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发布了DB13/T 1026-2009《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一、标准概述

DB13/T 1026-2009《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刺激隐核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疫情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二、预防措施

1、环境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池底污泥,减少病原生物的滋生。

2、饲料管理:合理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3、生物安全:加强养殖区域的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生物的传入。

4、免疫增强: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或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观察:观察鱼类的行为、体色、体态等,发现异常情况。

2、显微镜检查:采集病鱼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有无刺激隐核虫的存在。

3、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核酸,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通过调节水温、pH值等环境因素,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

3、免疫调节: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鱼类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五、疫情监测

1、定期监测: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病原检测,及时发现疫情。

2、疫情报告:发现疫情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疫情分析:对疫情进行分析,找出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