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NY/T 2328-2013《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2328-2013
中文名称:《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
发布日期:2013-05-20
实施日期:2013-08-01
发布部门: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NY/T 2328-2013《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介绍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NY/T 2328-2013)是由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以下简称“本标准”)于2013年5月20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板栗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技术要求,包括鉴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鉴定评价的分类、鉴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鉴定评价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
二、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板栗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等术语的定义。板栗种质资源指的是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板栗植株或其繁殖材料,鉴定是指对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进行识别和确认的过程,评价则是对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农艺性状、适应性等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三、鉴定评价的分类
本标准将板栗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形态学鉴定评价,主要依据板栗的形态特征进行;二是分子水平鉴定评价,主要依据板栗的分子标记进行。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共同确保鉴定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鉴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形态学鉴定评价:本标准详细列出了板栗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树体特征、果实特征、种子特征等,并规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分子水平鉴定评价:本标准推荐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如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等,对板栗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评价。
五、鉴定评价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本标准要求对鉴定评价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评价报告。报告应包括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鉴定评价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便于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交流。
六、标准的意义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板栗种质资源、提高板栗品种改良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的鉴定评价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价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板栗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NY/T 2328-2013《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为板栗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要求,对于推动我国板栗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