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5/T 521-2012
中文名称:《蒙餐 蒙古馅饼》
发布日期:2012-11-10
实施日期:2013-01-10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介绍
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是一项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食品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11月10日发布,并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蒙古族作为一个重要民族,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蒙古馅饼作为蒙餐中的一种经典食品,深受人们喜爱。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蒙古馅饼的制作工艺、原料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其品质和口感。为了规范蒙古馅饼的生产和销售,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标准。
二、标准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对蒙古馅饼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包括“蒙古馅饼”、“面团”、“馅料”等,为后续的规定提供了基础。
2、原辅料要求
标准对蒙古馅饼的生产原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面粉、水、油脂、肉类、蔬菜等,要求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蒙古馅饼的食品安全。
3、生产工艺
标准详细规定了蒙古馅饼的生产工艺,包括面团的制作、馅料的准备、包制、烘烤等环节,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卫生条件,保证产品质量。
4、感官要求
标准对蒙古馅饼的感官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色泽、形态、组织、口感等方面,要求蒙古馅饼具有金黄色的外皮、均匀的馅料、松软的口感等特点。
5、理化指标
标准规定了蒙古馅饼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脂肪、蛋白质等含量,要求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6、微生物指标
标准对蒙古馅饼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规定,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要求产品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7、包装和标识
标准对蒙古馅饼的包装和标识进行了规定,要求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标识清晰、准确,便于消费者识别和了解产品信息。
三、标准意义
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蒙古馅饼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助于弘扬蒙古族饮食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