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36831-2018《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36831-2018更新时间: 2025-03-31

标准详情

GB/T 36831-2018《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6831-2018

中文名称:《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发布日期:2018-09-17    

实施日期:2019-04-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王颖、程颖慧、叶奕优、余道坚、高瑞芳、章桂明、李芳荣、史亚千、李秋枫、刘新娇、封立平、陈吴健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GB/T 36831-2018《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介绍

GB/T 36831-2018《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针对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标准,发布日期为2018年9月17日,并自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目的与意义

制定该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流程,确保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松纺锤瘤锈病菌是一种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原菌,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一标准,可以有效防止该病菌的传播,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包括但不限于进出口贸易、植物检疫、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领域。

三、术语和定义

标准详细定义了与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松纺锤瘤锈病菌”、“症状”、“病原检测”等,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四、检疫鉴定方法

标准规定了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症状识别、病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具体方法如下:

1、症状识别:描述了松纺锤瘤锈病菌感染后植物的典型症状,如瘤状物的形成、叶片变色等。

2、病原检测:介绍了显微镜检查、培养基培养等传统病原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鉴定:详细说明了利用PC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原鉴定的步骤和要求。

五、检疫鉴定结果的判定

标准规定了如何根据检疫鉴定结果进行判定,包括阳性和阴性的判定标准,以及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标准实施与监管

六、实施要求

标准要求相关检疫机构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检疫鉴定,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检疫鉴定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存档,以便于追溯和监管。

七、监管与改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该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标准的执行。鼓励相关机构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持续改进和更新。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