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316-2011
中文名称:《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2011-12-30
实施日期:2012-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起草人:吉健安、胡小军、阙金华、廖琴、何金龙、周春和、张正国、贺国良、彭从胜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种籽与育种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介绍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关于水稻原种生产的国家推荐标准,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并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技术要求
1、种子质量
标准对水稻原种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生长和产量,是保证水稻原种质量的基础。
2、种子处理
在水稻原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消毒、浸泡、催芽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潜力。标准对这些处理方法和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种子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土壤和环境条件
水稻原种的生产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标准对土壤的肥力、pH值、水分等指标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适宜的气候条件,以保证水稻原种的生长和发育。
二、操作流程
1、种子准备
在水稻原种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种子的筛选和处理。标准对种子的筛选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浸泡和催芽的条件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2、播种
播种是水稻原种生产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播种的时间、方式、密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对这些管理措施的方法和时机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水稻原种的健康生长。
4、收获和储存
收获和储存是水稻原种生产的最后环节。标准对收获的时间、方法和储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三、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水稻原种的质量,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记录、检测和评估等环节,以及对不合格种子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