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17316-2011更新时间: 2025-03-31

标准详情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316-2011

中文名称:《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2011-12-30    

实施日期:2012-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起草人:吉健安、胡小军、阙金华、廖琴、何金龙、周春和、张正国、贺国良、彭从胜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种籽与育种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介绍

GB/T 17316-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关于水稻原种生产的国家推荐标准,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并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技术要求

1、种子质量

标准对水稻原种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生长和产量,是保证水稻原种质量的基础。

2、种子处理

在水稻原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消毒、浸泡、催芽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潜力。标准对这些处理方法和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种子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土壤和环境条件

水稻原种的生产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标准对土壤的肥力、pH值、水分等指标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适宜的气候条件,以保证水稻原种的生长和发育。

二、操作流程

1、种子准备

在水稻原种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种子的筛选和处理。标准对种子的筛选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浸泡和催芽的条件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2、播种

播种是水稻原种生产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播种的时间、方式、密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对这些管理措施的方法和时机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水稻原种的健康生长。

4、收获和储存

收获和储存是水稻原种生产的最后环节。标准对收获的时间、方法和储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三、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水稻原种的质量,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记录、检测和评估等环节,以及对不合格种子的处理方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