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1/T 356-2019《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356-2019
中文名称:《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9-09-18
实施日期:2020-01-01
发布部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归口单位:上海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袁耀明、沈富林、陆雪林、许栋、苏衍菁、王英子、王赞江、王建勇、张幸开、王建宗、李何君、吴昊旻、赵乐乐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家畜、家禽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DB31/T 356-2019《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介绍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DB31/T 356-2019《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发布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奶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奶制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提高奶牛养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规范。
二、规范的主要内容
1、奶牛场选址与建设
规范对奶牛场的选址、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奶牛场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并确保场区内外环境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奶牛场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2、奶牛品种与繁殖
规范对奶牛品种的选择、繁殖技术、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奶牛场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饲养条件的优良品种,并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规范还对遗传资源的保护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奶牛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饲养管理
规范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饲料、饮水、圈舍、防疫等方面。奶牛场应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规范还对圈舍的卫生、通风、光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保证奶牛的生活环境舒适。奶牛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4、奶牛健康与疾病防治
规范对奶牛的健康监测、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奶牛场应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规范还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5、奶源质量控制
规范对奶源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原料奶的采集、储存、运输等方面。奶牛场应采用科学的采集方法,确保原料奶的质量。规范还对原料奶的储存、运输等环节提出了要求,以保证奶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6、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规范对奶牛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出了要求。奶牛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规范还鼓励奶牛场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规范的实施意义
DB31/T 356-2019《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规范为奶牛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规范对奶源质量的控制提出了要求,有助于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