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3784-2020《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3784-2020
中文名称:《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0-04-08
实施日期:2020-05-15
发布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标准分类号:B15植物保护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DB32/T 3784-2020《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4月8日发布了DB32/T 3784-2020《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并于2020年5月15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水稻种子的病虫害防治,涵盖了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种子质量要求等方面。标准旨在规范种子处理技术,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二、种子处理技术
标准规定了种子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种子消毒、种子包衣、种子浸种等方法。种子消毒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的病菌和害虫,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种子包衣是在种子表面涂覆一层含有农药、肥料等物质的保护层,以提高种子的抗病虫能力和生长潜力。种子浸种是通过浸泡种子,使种子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
标准针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农业防治是通过改良种植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等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要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四、种子质量要求
标准对种子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种子的纯度要求不低于98%,净度要求不低于99%,发芽率要求不低于85%,水分含量要求不高于14%。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保证种子的质量,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五、种子处理操作规程
标准还规定了种子处理的操作规程,包括种子处理的时间、方法、注意事项等。种子处理的时间应根据水稻的种植季节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确定,一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的方法应根据种子的类型和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如种子消毒可选择熏蒸、浸泡等方法,种子包衣可选择喷涂、浸涂等方法。种子处理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控制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处理浓度等,以保证种子处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