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3127-2016更新时间: 2025-04-02

标准详情

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3127-2016

中文名称:《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6-10-20    

实施日期:2016-11-2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扬州大学

起草人::糜南宏、谢葆青、纪鸿波、孙晓春、张平、沈有柏、张瑞宏、杨四军、刘艳艳、王超柱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30

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10月20日发布了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该标准自2016年11月2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涵盖了稻秸秆还田与小麦机械化播种施肥的全过程,包括稻秸秆的处理、还田技术、小麦播种和施肥技术等关键环节。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实现稻秸秆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二、标准内容

1、稻秸秆处理

标准规定了稻秸秆的处理方法,包括收割、收集、运输和储存等步骤。要求稻秸秆在收割后应及时收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腐烂,影响还田效果。还规定了稻秸秆的运输和储存条件,确保其在还田前保持较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稻秸秆还田技术

标准详细描述了稻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包括还田时机、还田深度、还田量等。要求在稻秸秆还田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以保证秸秆能够充分分解,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养分。同时,还规定了还田深度和还田量,以确保秸秆能够有效地融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小麦播种技术

标准对小麦播种技术进行了规范,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播种密度等。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以保证小麦的出苗率和生长条件。同时,还规定了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以确保小麦的均匀分布和生长空间。

4、施肥技术

标准对小麦的施肥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基肥、追肥的种类、用量和施用方法。要求根据小麦的生长周期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以保证小麦的养分供应和产量提升。

三、标准意义

DB32/T 3127-2016《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施肥)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稻秸秆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和产量,为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