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NY/T 560-2018《小鹅瘟诊断技术》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560-2018
中文名称:《小鹅瘟诊断技术》
发布日期:2018-05-07
实施日期:2018-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提出单位:农业农村部兽医局
归口单位: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 181)
起草单位:扬州大学、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秦爱建、钱琨、叶建强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兽医学
NY/T 560-2018《小鹅瘟诊断技术》介绍
《小鹅瘟诊断技术》(NY/T 560-2018)标准于2018年5月7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样品采集
1、样品类型
标准明确指出,小鹅瘟的诊断样品主要包括病鹅的组织器官、血液、粪便等。这些样品的采集对于后续实验室检测至关重要,因此,标准对样品的采集方法、保存和运输条件都作了详细规定。
2、采集方法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样品的采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无菌采集、避免污染等关键操作步骤。
二、实验室检测方法
1、检测技术
标准规定了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诊断阶段和目的。
2、操作规程
对于每一种检测方法,标准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试剂的准备、样品的处理、检测步骤、结果的读取等。这些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结果判定
1、结果解读
标准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解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包括阳性、阴性结果的判定标准,以及可疑结果的处理方法。
2、结果报告
对于检测结果的报告,标准要求必须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解读等,以便于后续的疫病防控和溯源工作。
四、标准的意义
《小鹅瘟诊断技术》(NY/T 560-2018)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小鹅瘟的诊断水平、加强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兽医工作者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还有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从而更好地保护畜牧业的安全和公共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