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3/T 319-2010
中文名称:《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
发布日期:2010-07-16
实施日期:2010-11-01
发布部门: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介绍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7月16日发布了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标准,并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社区治安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治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标准来指导社区治安防范工作。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标准内容
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标准规定了社区治安防范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原则:社区治安防范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科技支撑的原则,确保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2、目标:通过实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达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区稳定和谐的目标。
3、内容: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治安防范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社区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社区治安防范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安防范设施,提高社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
社区治安防范人员培训:加强社区治安防范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社区治安防范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信息管理制度,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4、方法: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开展社区治安防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社区治安防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为治安防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治安防范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标准意义
DB53/T 319-2010《和谐社区标准体系 治安防范》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区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推动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