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5/T 1279-2012《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5/T 1279-2012
中文名称:《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11-02
实施日期:2013-02-01
发布部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5/T 1279-2012《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介绍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11月2日发布了DB35/T 1279-2012《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主要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工程。对于特殊条件或特殊需求的沥青路面,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就地热再生、再生剂、再生深度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后续技术要求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2、材料要求
《规程》对再生剂、再生材料、新添加材料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确保了就地热再生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3、设计要求
《规程》对就地热再生工程的设计原则、再生深度、再生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指导。
4、施工技术要求
《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再生剂的使用、设备操作等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确保了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工程质量。
5、施工质量管理
《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验收标准、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了规定,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了依据。
6、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
《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进行了规定,确保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施工安全。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1、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通过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和修复的频率,降低养护成本。
2、改善行车舒适性
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路面的裂缝、坑槽等病害,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将废旧沥青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4、提升道路养护技术水平
《规程》的实施,可以提高福建省内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技术水平,推动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