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NY/T 3191-2018《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3191-2018
中文名称:《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
发布日期:2018-03-15
实施日期:2018-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农业部兽医局
归口单位: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81)
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起草人:徐闯、夏成、陈媛媛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兽医学
NY/T 3191-2018《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NY/T 3191-2018《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这项标准于2018年3月15日发布,并自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NY/T 3191-2018《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是一项针对奶牛酮病的诊断和群体风险监测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奶牛酮病的诊断方法,降低奶牛因酮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并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效益。
二、标准内容
1、诊断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奶牛酮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奶牛的症状表现,如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等。实验室诊断则需要对奶牛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酮体水平。
2、监测技术
群体风险监测技术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奶牛群体的酮体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酮病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监测技术包括定期的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以及对饲料、饲养环境等因素的评估。
3、预防措施
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奶牛酮病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均衡的营养供给、适当的运动和休息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生率。
4、治疗建议
对于已经确诊的奶牛酮病,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治疗建议。治疗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能量和电解质、使用药物治疗等。还强调了对病牛的隔离和护理,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三、实施意义
《NY/T 3191-2018《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的实施,对于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酮病,减少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通过群体风险监测,可以预防酮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该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