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41/T 545-2008《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1/T 545-2008
中文名称:《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8-08-23
实施日期:2008-10-23
发布部门: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1/T 545-2008《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DB41/T 545-2008《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规范桃树栽培技术,提高桃树生产效率和果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自2008年10月23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一、标准制定背景
桃树作为重要的果树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桃树栽培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桃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DB41/T 545-2008标准。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栽培技术要求
标准对桃树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土壤选择、苗木选择、定植、整形修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这些要求旨在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方法,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2、密植栽培模式
DB41/T 545-2008标准规定了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的模式。主干形密植栽培是指在一定面积内,通过合理密植,使桃树的主干向上生长,形成高密度的树冠结构。这种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质量控制
标准对桃树果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果实大小、色泽、口感、含糖量等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保证桃树果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环境保护
DB41/T 545-2008标准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栽培过程中,应遵循生态平衡原则,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应加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桃树生产效率
通过实施DB41/T 545-2008标准,可以规范桃树的栽培技术,提高桃树的生产效率。主干形密植栽培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桃树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2、保障桃树果品质量
标准对桃树果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有助于保障桃树果品的品质。通过实施这一标准,可以提高桃树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果品的需求。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41/T 545-2008标准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生态平衡的栽培方式。通过实施这一标准,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