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N/T 1724-2006《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中松材线虫的检疫操作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1724-2006
中文名称:《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中松材线虫的检疫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2006-01-26
实施日期:2006-08-1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葛建军、周国梁、沈培垠、詹国平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SN/T 1724-2006《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中松材线虫的检疫操作规程》介绍
2006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一项新的标准——SN/T 1724-2006《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中松材线虫的检疫操作规程》,该标准自2006年8月16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背景
松材线虫是一种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害虫,其入侵和传播会对针叶林的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为了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的入侵和扩散,保护我国林业资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SN/T 1724-2006标准。
二、标准适用范围
SN/T 1724-2006标准适用于进境的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工作。这些物品在进口过程中,需要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确保松材线虫不会对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损害。
三、检疫操作规程
1、检疫前的准备:在进行检疫前,需要对进口的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进口要求,并做好记录。
2、检疫方法:标准规定了三种检疫方法,包括视觉检查、解剖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视觉检查主要是对物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解剖检查是对疑似感染松材线虫的物品进行深入检查,实验室检测则是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更精确的检测。
3、检疫结果处理:根据检疫结果,对物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检疫结果显示松材线虫感染,需要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或隔离处理;如果检疫结果为阴性,则可以正常放行。
4、记录和报告:在检疫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在检疫结束后及时提交检疫报告。
四、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SN/T 1724-2006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提高了检疫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严格的检疫,有效防止了松材线虫的入侵和扩散,保护了我国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