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2/T 2028-2012《小麦扬麦18繁种技术规程》

DB32/T 2028-2012更新时间: 2025-04-09

标准详情

DB32/T 2028-2012《小麦扬麦18繁种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028-2012

中文名称:《小麦扬麦18繁种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03-31    

实施日期:2012-05-31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028-2012《小麦扬麦18繁种技术规程》介绍

DB32/T 2028-2012《小麦扬麦18繁种技术规程》是一项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其发布日期为2012年3月31日,并于同年5月31日正式实施。

一、繁种技术要求

1、种源选择

标准规定,繁种的种源应来自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小麦品种,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同时,繁种的种源还应具备较高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以确保繁种的质量和稳定性。

2、种子处理

繁种前,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和浸种处理。消毒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方法,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害虫。浸种则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3、播种技术

标准对播种的时间、密度、深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来确定,以保证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小麦品种的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播种深度则应保持在3-5厘米之间,以确保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4、田间管理

繁种期间,需要对小麦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的生长状况来进行,以保证小麦的营养需求。灌溉则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来进行,以保证小麦的水分需求。病虫害防治则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二、质量控制

1、种子质量

标准对繁种的种子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这些指标的合格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繁种的质量和稳定性。

2、繁种过程监控

繁种过程中,需要对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分蘖数等。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应与标准要求相符,以确保繁种的质量和稳定性。

3、收获与储存

收获时,应选择适宜的收获期,以保证小麦的成熟度和品质。收获后的小麦需要进行晾晒、筛选、包装等处理,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储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以防止种子的霉变和虫害。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