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HJ 730-2014《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HJ 730-2014
中文名称:《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4-12-23
实施日期:2015-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标准分类号:Z17海洋环境物质分析方法
HJ 730-2014《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12月23日发布了HJ 730-2014《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工作,包括海水、沉积物、生物体等环境介质的监测。本标准也适用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二、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1、代表性: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近岸海域的环境状况。
2、系统性:监测点位的布设应具有系统性,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
3、动态性:监测点位应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变化和监测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4、可行性:监测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实际条件,确保可行性。
三、监测点位类型
1、常规监测点位:用于长期、连续监测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的点位。
2、重点监测点位: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的点位。
3、应急监测点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监测的点位。
4、特殊监测点位:针对特定环境功能区或特殊环境条件进行监测的点位。
四、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1、确定监测区域:根据近岸海域的环境特征、功能分区和管理需求,确定监测区域。
2、选取监测点位:在监测区域内,根据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
3、确定监测点位数量: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环境复杂程度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点位的数量。
4、制定监测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点位,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采样方法等。
五、监测点位管理
1、建立监测点位档案:对每个监测点位进行编号、登记,并建立档案。
2、定期检查与维护:对监测点位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监测点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动态调整: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变化和监测需求,对监测点位进行动态调整。
六、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数据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
2、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近岸海域环境状况。
3、数据共享: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为环境管理、科学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HJ 730-2014《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规范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