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15/T 1332-2018《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DB15/T 1332-2018更新时间: 2025-01-22

标准详情

DB15/T 1332-2018《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5/T 1332-2018

中文名称:《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8-02-05    

实施日期:2018-05-05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起草人:徐进才、吴全、梁洁、王友凤、徐艳红、范海娇、姚喜军、鲁丽波、庞欣超    

中国标准分类号:B11土壤、水土保持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土质、土壤学

DB15/T 1332-2018《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年2月5日发布了DB15/T 1332-2018《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8年5月5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沙地耕地的开发与改造;

2、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3、沙地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

4、沙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二、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开发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科学合理原则:开发设计应基于科学论证,确保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应考虑长远利益,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因地制宜原则:开发设计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三、设计内容

1、地形地貌分析:对宜耕沙地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分析,为开发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土壤特性分析:分析宜耕沙地的土壤类型、肥力、水分状况等,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3、水资源评估:评估宜耕沙地的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4、植被类型与分布:分析宜耕沙地的植被类型、分布情况,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5、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措施:根据宜耕沙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措施。

6、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具体措施,确保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设计方法

1、调查与测量:对宜耕沙地进行详细的调查与测量,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与测量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方案。

3、方案论证:对开发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方案实施:按照开发设计方案,进行宜耕沙地的保护性开发工程。

DB15/T 1332-2018《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宜耕沙地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对于提高开发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