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7/T 2747-2015《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2747-2015
中文名称:《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12-22
实施日期:2016-01-22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园林绿化工程分站、济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
DB37/T 2747-2015《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技术规程》介绍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2月22日发布了DB37/T 2747-2015《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该规程自2016年1月22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主要适用于园林树木的引种驯化工作,包括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引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引种后的适应性观测等。规程适用于各类园林树木,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二、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1、引种目的:明确引种的目的,如美化绿化、生态保护、科研等。
2、引种地点选择: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选择适宜的引种地点。
3、引种时间:选择适宜的引种时间,如春季、秋季等。
4、引种来源:选择健康的、无病虫害的、品种优良的树木作为引种来源。
5、引种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和引种目的,确定引种数量。
6、引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引种方式,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
三、引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
1、土壤准备: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改良。
2、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如穴植、丛植、行植等。
3、浇水管理: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
4、施肥管理:根据树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
5、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6、修剪整形: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和园林景观需求,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
四、引种后的适应性观测
1、生长状况观测:定期观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如株高、胸径、冠幅等。
2、生态适应性观测:观测树木对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3、病虫害适应性观测:观测树木对当地病虫害的抗性。
4、园林景观适应性观测:观测树木在园林景观中的适应性,如色彩、形态、花期等。
5、适应性评价:根据观测结果,对树木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引种工作提供参考。
DB37/T 2747-2015《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为园林树木引种驯化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引种成功率,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