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SY/T 5247-2008《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

SY/T 5247-2008更新时间: 2025-02-15

标准详情

SY/T 5247-2008《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Y/T 5247-2008

中文名称:《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8-1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委会    

归口单位: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委会    

起草单位:江苏石油勘探局钻井处

起草人:张东方、杨晓东、朱林、朱忠伟、    

中国标准分类号:E13石油钻井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SY/T 5247-2008《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介绍

《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标准,《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标准于2008年6月16日发布,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故障类型及识别

钻井井下故障类型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卡钻、断钻杆、钻头脱落等。标准中对各类故障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识别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钻井作业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类型,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故障预防

预防是处理井下故障的重要环节。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择钻具、严格控制钻井参数、定期检查设备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井下故障的发生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故障处理

1、卡钻:采用提拉、旋转、循环等手段,尝试解除卡钻状态。

2、断钻杆:首先确定断点位置,然后采用打捞、磨铣等手段取出断杆。

3、钻头脱落:通过打捞、磨铣等手段,将脱落的钻头取出井底。

标准还对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后续管理

1、故障原因分析: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2、改进措施:根据故障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3、记录与反馈:将故障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钻井井下故障处理推荐方法》(SY/T 5247-2008)标准为钻井行业的井下故障处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通过遵循这一标准,钻井作业人员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预防和处理井下故障,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钻井企业也需要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