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4/T 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578-2011更新时间: 2025-02-20

标准详情

DB34/T 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1578-2011

中文名称:《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12-16    

实施日期:2012-01-16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DB34/T 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规程》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和定义,如“麦茬玉米”、“低洼地”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实施提供了基础。

2、栽培区域

《规程》规定了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的栽培区域,明确了适宜栽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3、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规程》对品种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适应性、抗性和产量等方面。

4、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规程》对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5、土壤管理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规程》对土壤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土壤改良等方面。

6、施肥技术

施肥是保证玉米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手段。《规程》对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7、灌溉技术

灌溉是保证玉米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规程》对灌溉的时间、方式和量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8、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规程》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9、收获技术

收获是玉米生产的最后一环。《规程》对收获的时间、方式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规程》的意义

1、规范栽培技术:《规程》为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的栽培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栽培水平和产量。

2、保障农民利益:通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4/T 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安徽省在农业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规范栽培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