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YS/T 746.3-2010《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YS/T 746.3-2010更新时间: 2025-02-21

标准详情

YS/T 746.3-2010《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YS/T 746.3-2010

中文名称:《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发布日期:2010-11-22    

实施日期:2011-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起草单位: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汤凤甦、朵云琨、解惠芳、王巨平、张纹诚、郎富敏、王兴剑、王国梅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重金属极其合金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YS/T 746.3-2010《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介绍

YS/T 746.3-2010《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11月22日发布,并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YS/T 746.3-2010标准是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专注于铜含量的测定。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其在焊料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焊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方法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样品被转化为原子蒸气,并通过火焰激发,使得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铜的含量。

2、操作步骤

样品准备:需要对焊料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以确保其能够转化为适合分析的形式。

原子化:样品在火焰中被加热至原子化,产生铜原子。

光谱测量: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强度。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通过标准曲线或校准方程计算样品中的铜含量。

三、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1、方法原理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定反应来确定样品中的铜含量。在该方法中,铜与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化铜沉淀,通过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来计算铜的含量。

2、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将焊料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释放铜离子。

滴定准备:准备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并进行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滴定过程:在酸性条件下,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加到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中,直至反应完全。

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通过摩尔浓度关系计算样品中的铜含量。

四、标准的应用与意义

1、行业应用

YS/T 746.3-2010标准的实施,为无铅锡基焊料的铜含量测定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焊料的质量控制水平,也促进了电子行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

2、质量保证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可以确保焊料中铜含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3、促进技术创新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鼓励了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更高标准的检测要求,推动了整个电子行业的技术进步。

YS/T 746.3-2010《无铅锡基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无铅锡基焊料的化学分析方法,提高焊料质量,以及促进电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