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14/T 918-2014《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

DB14/T 918-2014更新时间: 2025-03-17

标准详情

DB14/T 918-2014《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4/T 918-2014

中文名称:《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12-30    

实施日期:2015-01-30

发布部门: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4/T 918-2014《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介绍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12月30日发布了DB14/T 918-2014《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15年1月30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山西省内梨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使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进行防治的实践。

2、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

《规程》详细介绍了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特性等,以便梨农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天敌昆虫。

3、赤眼蜂的释放技术

《规程》规定了赤眼蜂的释放技术,包括释放时间、释放量、释放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这些参数的确定基于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和梨小食心虫的生态学规律。

4、梨小食心虫的监测方法

《规程》提供了梨小食心虫的监测方法,包括常用的视觉检查法、诱捕法等,以便于梨农及时发现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

5、防治效果的评估

《规程》规定了防治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害虫数量的减少、果实品质的改善等指标,以便于梨农评估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效果。

二、《规程》的技术要点

1、选择合适的赤眼蜂种类

《规程》强调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赤眼蜂种类的重要性,以确保防治效果。

2、确定适宜的释放时间

《规程》指出,赤眼蜂的释放时间应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期相吻合,以实现最佳的防治效果。

3、精确计算释放量

《规程》提供了计算赤眼蜂释放量的公式,以确保释放量既不过少也不过多,避免资源浪费。

4、采用正确的释放方法

《规程》推荐了几种释放方法,包括点状释放、条带释放等,梨农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1、提高生物防治的效率

通过遵循《规程》,梨农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提高生物防治的效率和效果。

2、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保护生态平衡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有助于保护梨园内的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

4、提升梨果品质

通过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可以减少害虫对梨果的损害,提升梨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DB14/T 918-2014《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山西省梨农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生物防治技术指导。通过遵循《规程》,梨农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保障梨树的健康生长和梨果的品质。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