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1821-2011《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821-2011
中文名称:《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06-15
实施日期:2011-08-15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821-2011《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介绍
《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编号:DB32/T 1821-2011)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2011年6月15日发布,2011年8月15日开始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原料要求
标准规定了夹谷春茶的原料必须是新鲜、无污染的茶叶嫩芽或嫩叶。对原料的采摘时间、采摘方式以及采摘后的保存条件都做了明确要求。
2、加工环境
加工环境的卫生标准被严格规定,包括加工车间的清洁、通风、温湿度控制等,以确保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
3、加工工艺
标准详细列出了夹谷春茶的加工步骤,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关键工艺,并规定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参数。
4、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茶叶品质,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料检验、加工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确保每一批次的茶叶都符合标准要求。
5、包装与储存
标准还对茶叶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以及储存条件提出了要求,以保证茶叶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
二、标准实施意义
《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夹谷春茶的整体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标准化生产,可以减少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标准对企业的影响
对于茶叶加工企业而言,遵循《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标准化生产也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四、标准对消费者的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遵循标准的夹谷春茶意味着更高的品质保证。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和享用夹谷春茶,享受其带来的独特风味。
《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是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茶叶产业的一次重要规范,它不仅有助于提升茶叶加工的技术水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