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NY/T 1687-2009《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

NY/T 1687-2009更新时间: 2025-03-27

标准详情

NY/T 1687-2009《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687-2009

中文名称:《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9-03-09    

实施日期:2009-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垦局    

归口单位: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起草人:邹明宏、陆超忠、梁李宏、杜丽清、曾辉、黄伟坚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NY/T 1687-2009《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介绍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NY/T 1687-2009)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并于2009年3月9日发布,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澳洲坚果的品种、种源、遗传特性等方面的鉴定。适用于农业科研机构、种质资源库、育种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在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过程中的鉴定工作。

二、鉴定内容

1、形态特征鉴定

本规范规定了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鉴定方法,包括树形、叶形、花形、果实和种子等特征的观察和记录。这些特征是鉴定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区分不同品种和种源。

2、生物学特性鉴定

本规范详细描述了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如生长周期、抗病性、抗虫性、耐逆境能力等。这些特性的鉴定有助于评估澳洲坚果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3、遗传特性鉴定

本规范提出了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鉴定技术,包括DNA分子标记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更精确地鉴定澳洲坚果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三、鉴定方法

本规范提供了多种鉴定方法,包括田间观察、实验室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每种方法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鉴定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

本规范强调了数据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要求在鉴定过程中详细记录所有观察和实验数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

本规范对鉴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鉴定结果的审核和验证流程。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规范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工作,提高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规范的实施,可以为澳洲坚果的育种、生产和科研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澳洲坚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