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 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4407.1-2008
中文名称:《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发布日期:2008-04-14
实施日期:2008-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起草人:支巨振、杨伟华、金石桥、许红霞、杨瑞林、赵建宗、傅友兰
中国标准分类号:B32纤维作物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GB 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介绍
GB 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标准,GB 4407.1-2008标准于2008年4月14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种子分类
标准中对纤维类经济作物种子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棉花、亚麻、苎麻等。这一分类有助于在种子的生产、检验和销售过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
二、质量要求
1、种子纯度
标准规定了种子的纯度要求,确保种子中无杂草种子和其他非目标作物种子的混入,以保证种植的一致性和作物的纯度。
2、种子活力
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能否正常发芽和生长的重要指标。标准对种子活力的最低标准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种子在播种后能够顺利发芽。
3、种子健康
种子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标准对种子可能携带的病虫害进行了规定,要求种子在销售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
三、检验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种子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种子纯度、活力和健康的检测。这些方法为种子质量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种子在进入市场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包装、标识和储存
1、包装
标准规定了种子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的密封性和保护性,以确保种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害。
2、标识
种子包装上的标识是消费者识别种子种类和质量的重要信息。标准要求种子包装上必须清晰标识种子的种类、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3、储存
种子的储存条件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活力。标准对种子的储存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种子在储存期间保持最佳状态。
五、运输
种子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标准对种子的运输条件进行了规定,以减少这些因素对种子质量的不利影响。
GB 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纤维类经济作物种子的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