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26099.1-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6099.1-2010更新时间: 2025-04-03

标准详情

GB/T 26099.1-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6099.1-2010

中文名称:《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发布日期:2011-01-10    

实施日期:2011-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6)    

归口单位: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6)    

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张红旗、雍俊海、肖承翔、王璐、韩琳琳、陈卫东、刘检华、阎光荣、温秋生、何丹丹、张艳、林建荣、李岱松、刘静    

中国标准分类号: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00.01技术制图综合

GB/T 26099.1-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26099.1-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下简称本标准)。

一、标准背景

在机械产品设计领域,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还能减少设计错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企业和设计师之间在三维建模时可能会存在差异,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兼容性,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二、标准概述

本标准于2011年1月10日发布,并于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建模的通用要求,包括建模的基本原则、建模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以及建模结果的评估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机械产品的三维建模过程,旨在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统一的建模框架。

三、建模基本原则

1、明确建模目的

在开始三维建模之前,设计师需要明确建模的目的,包括产品设计的目标、预期的功能以及预期的使用环境等。这些信息将指导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和工具。

2、选择合适的建模工具

本标准鼓励设计师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三维建模软件。不同的软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可以提高建模效率。

3、遵循建模流程

三维建模通常包括模型创建、编辑、分析和优化等步骤。设计师应遵循这些步骤,确保建模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建模规则

1、几何建模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几何建模的基本规则,包括但不限于:

模型的准确性:确保模型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一致。

模型的完整性:确保模型包含所有必要的几何元素。

模型的一致性:确保模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一致。

2、特征建模规则

特征建模是三维建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标准对此进行了规定,包括:

特征的定义:明确特征的含义和作用。

特征的创建:规范特征创建的过程和方法。

特征的管理:确保特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装配建模规则

装配建模是将多个零件组合成一个完整产品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建模的基本规则,包括:

装配关系的明确性:确保装配关系清晰、准确。

装配顺序的合理性:合理安排装配顺序,以提高装配效率。

装配的可拆卸性:确保装配后的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和维修。

五、建模结果评估

1、准确性评估

设计师需要对建模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确保模型满足设计要求。

2、功能性评估

评估模型是否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评估。

3、可制造性评估

评估模型是否适合批量生产,包括材料、工艺和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GB/T 26099.1-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发布和实施,为机械产品的三维建模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指导原则。通过遵循本标准,设计师可以提高建模质量,降低设计风险,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阅读剩余 9%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