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3571-2019《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3571-2019
中文名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9-04-08
实施日期:2019-04-30
发布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农林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耕作机械
DB32/T 3571-2019《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介绍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8日发布了DB32/T 3571-2019《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同年4月3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全面涵盖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操作,从种植前的准备到收获后的后处理,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种植、管理、收获和后处理等环节。
2、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与水稻机械化生产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如“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管理”、“机械化收获”等,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提供了基础。
3、机械化种植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机械的选择与操作、播种密度和深度等,确保种植的质量和效率。
4、机械化管理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本标准提出了机械化管理的技术规范,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田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机械化收获
收获环节是水稻生产的关键阶段,本标准对机械化收获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收获机械的选择、操作技巧、收获时机等,以确保收获的质量和效率。
6、后处理
收获后的水稻需要进行干燥、脱粒、清选等后处理工作,本标准对这些后处理环节的机械化操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水稻的品质和储存条件。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1、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实施本标准,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保障粮食安全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3、促进农业现代化
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将推动江苏省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