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LY/T 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LY/T 1663-2006更新时间: 2025-04-11

标准详情

LY/T 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1663-2006

中文名称:《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6-08-31    

实施日期:2006-12-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    

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

起草人:尤德康、柴守权、邱立新、董晓波、王志勇、杨海秀、辛忠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LY/T 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LY/T 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林业行业标准,于2006年8月31日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监测与防治工作。这些毛虫是林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对松树等针叶树种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毛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其对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监测技术规程

1、监测方法:标准规定了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监测方法,包括目测法、标记法和诱捕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林业工作者准确掌握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

2、监测时间:标准明确了监测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害虫的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监测。这样可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监测频次:标准规定了监测的频次,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确定监测的频率和周期。

4、监测数据记录:标准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以便于分析和评估。

三、防治技术规程

1、防治原则:标准提出了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等。这些原则有助于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2、防治措施:标准列举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这些措施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灵活选择和组合。

3、防治时间:标准明确了防治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害虫的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防治。这样可以确保防治效果的最大化。

4、防治效果评估:标准要求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害虫数量减少、危害程度降低等。这有助于林业工作者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四、标准实施意义

LY/T 1663-2006《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保障林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监测与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毛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其对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