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焦炉煤气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的标准号是:YB/T 4495-2015
YB/T 4495-2015《焦炉煤气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5-07-14发布,并于2016-01-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起草人是龙菊兴、徐东升、毛艾萍、王自芳、孙黔生、郑景须。
“焦炉煤气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焦炉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其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的稳定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氰化氢是焦炉煤气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一种有害成分,因此对焦炉煤气中的氰化氢含量进行精准测定具有重要的安全和环保意义。硝酸银滴定法作为一种经典的测定氰化氢含量的方法,它依靠精确控制化学试剂的加入量来测定气体样品中氰化物的浓度。
在进行测定时,首先要准备好一定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和适量的焦炉煤气样本。通过采样设备将煤气样本导入到含有适当吸收液的吸收瓶中,使氰化氢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并溶解。接着,将此溶液转移到滴定容器中,并向其中加入指示剂。然后,使用已标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即溶液的颜色发生持久变化为止。根据所消耗的硝酸银的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煤气中氰化氢的含量。这一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试剂的准确配制。
硝酸银滴定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但此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受到其他复杂成分的干扰,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同时,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实验条件,如pH值、温度以及避光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使用硝酸银滴定法进行焦炉煤气中氰化氢含量测定时,还需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其他辅助手段来综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