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YD/T 1162.3-2001《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基本信息
标准号:YD/T 1162.3-2001
中文名称:《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
发布日期:2001-10-19
实施日期:2001-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提出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兴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有限公司、广东北电交换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起草人:赵慧玲、吴江、高兰、王俊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借口
YD/T 1162.3-2001《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10月19日发布了YD/T 1162.3-2001《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标准,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YD/T 1162.3-2001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帧中继网络中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帧中继网络中MPLS的实现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等多个方面。
二、实现原则
实现原则是YD/T 1162.3-2001标准的基石。该标准明确了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兼容性:实现的MPLS应与现有的帧中继网络设备兼容,保证网络的平稳过渡。
2、可扩展性:MPLS实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网络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3、高效性:MPLS实现应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网络性能需求。
4、可靠性:MPLS实现应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功能要求
YD/T 1162.3-2001标准对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功能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功能包括:
1、标签分配:网络设备应能够为数据包分配合适的标签,以支持MPLS的运作。
2、标签转发:网络设备应能够根据标签信息正确转发数据包。
3、标签栈管理:网络设备应能够管理标签栈,实现标签的压栈和弹栈操作。
4、路由选择:网络设备应能够根据MPLS策略进行路由选择,以优化网络性能。
四、性能要求
为了确保MPLS在帧中继网络中的高效运行,YD/T 1162.3-2001标准对性能提出了以下要求:
1、吞吐量:网络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吞吐量,以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2、延迟:网络设备应能够保证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在可接受范围内。
3、抖动:网络设备应控制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抖动,以保证服务质量。
4、错误率:网络设备应具备低错误率,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五、安全要求
在YD/T 1162.3-2001标准中,安全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
1、数据加密:为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网络设备应支持数据加密功能。
2、访问控制:网络设备应具备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3、入侵检测:网络设备应具备入侵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
4、日志记录:网络设备应记录操作日志,便于问题追踪和安全审计。
YD/T 1162.3-2001《在帧中继上实现MPLS的技术要求》标准为帧中继网络中MPLS的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