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51/T 1673-2013《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1673-2013
中文名称:《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
发布日期:2013-12-02
实施日期:2014-03-01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1673-2013《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介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2月2日发布了DB51/T 1673-2013《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51/T 1673-2013《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是一项针对蜡梅苗木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蜡梅苗木的种植、管理、采收、包装和运输等环节,确保蜡梅苗木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该标准涵盖了蜡梅苗木的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为蜡梅苗木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二、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蜡梅苗木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规定,蜡梅苗木的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优先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同时,还应考虑品种的抗病、抗虫能力,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育苗技术
育苗技术是保证蜡梅苗木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对育苗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1、种子选择:选择成熟度好、无病虫害的种子。
2、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翻、施肥和消毒处理。
3、种子处理:进行种子消毒、浸泡和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4、播种:按照适宜的密度和深度进行播种,并及时覆盖土壤。
5、管理:加强水分、养分和光照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蜡梅苗木生长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标准要求,蜡梅苗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
1、选择抗病、抗虫品种。
2、加强苗木管理,提高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
3、定期检查苗木,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4、使用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苗木质量要求
苗木质量是衡量蜡梅苗木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标准对蜡梅苗木的质量提出了以下要求:
1、苗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2、苗木根系发达,无损伤。
3、苗木茎干粗壮,分枝合理。
4、苗木叶片丰满,颜色鲜绿。
5、苗木花蕾饱满,颜色鲜艳。
六、检验方法
为确保蜡梅苗木质量,标准规定了苗木的检验方法,包括:
1、外观检查:检查苗木的茎干、叶片、花蕾等外观特征。
2、根系检查:检查苗木的根系发育情况。
3、病虫害检查:检查苗木是否有病虫害。
4、测量指标:测量苗木的高度、地径等指标。
七、包装和运输
为保证蜡梅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对包装和运输提出了以下要求:
1、包装: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2、运输: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方式,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碰撞等损伤。
DB51/T 1673-2013《蜡梅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质量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蜡梅苗木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蜡梅苗木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园林绿化和家庭园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