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DB62/T 2477-2014更新时间: 2025-04-16

标准详情

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62/T 2477-2014

中文名称:《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07-31    

实施日期:2014-09-01

发布部门: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7月31日发布了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并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概述

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旱地冬小麦栽培的全过程,包括土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土地准备

标准规定,在进行冬小麦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耙平等准备工作。深翻的目的是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同时,耙平可以保证土地表面平整,有利于播种的均匀性。

2、播种

在播种阶段,标准规定了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等内容。播种时间应在秋季,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来确定。播种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以保证冬小麦的出苗率和生长密度。播种方法推荐采用条播,可以提高播种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3、田间管理

标准对田间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等方面。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来确定,以保证冬小麦的养分供应。灌溉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来决定,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除草应采用人工或化学方法,以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冬小麦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和防治时间等内容。病虫害的识别应根据病虫害的症状和特点来进行,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来确定,以提高防治效果。

5、收获

在冬小麦成熟后,需要进行收获。标准规定了收获的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收获时间应根据冬小麦的成熟度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以保证收获的质量和产量。收获方法推荐采用机械化收获,可以提高收获的效率和准确性。注意事项包括收获后的晾晒、储存等,以保证冬小麦的品质和安全。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DB62/T 2477-2014《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规范了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指导,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通过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