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Z/T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T 230-2010更新时间: 2025-04-17

标准详情

GBZ/T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T 230-2010

中文名称:《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发布日期:2010-04-12    

实施日期:2010-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

起草人:黄汉林、黄建勋、徐海娟、夏丽华、葛怡琛、梁顺华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劳动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Z/T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介绍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230-2010)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职业卫生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该标准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并自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通过明确毒物的危害程度,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职业性接触毒物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制药、冶金、建材等。

二、标准内容概述

1、毒物分类

标准首先对毒物进行了分类,依据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毒物分为四个等级:极高危害、高危害、中危害和低危害。这种分类有助于企业在制定防护措施时,能够根据毒物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2、危害程度分级

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根据毒物的化学性质、毒性、人体暴露水平等因素,对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这包括了对毒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方面的评估。

3、防护措施

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毒物,标准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通风系统的改进、工作场所的隔离和限制等。

4、监测与评估

标准还强调了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毒物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评估职业病的风险,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此标准,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从而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保障劳动者健康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工作生活质量。

3、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可以降低因职业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230-2010)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