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33119-2016《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3119-2016
中文名称:《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发布日期:2016-10-13
实施日期:2017-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检验检疫技术发展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起草人:王英超、段维军、厉艳、吴兴海、封立平、魏晓棠、甘琴华、纪瑛、邵秀玲、姚剑、王振华、郭立新、蔡磊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GB/T 33119-2016《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介绍
GB/T 33119-2016《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16年10月13日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适用于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鉴定工作。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为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葡萄藤猝倒病、葡萄藤猝倒病菌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理解标准内容提供了基础。
3、原理
标准阐述了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的原理,即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对葡萄藤猝倒病菌进行鉴定。
4、仪器和设备
标准列出了进行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显微镜、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5、试剂和材料
标准详细列出了进行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培养基、PCR反应体系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6、样品采集和处理
标准规定了葡萄藤猝倒病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等,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7、形态学观察
标准对葡萄藤猝倒病菌的形态学观察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观察等,为形态学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步骤。
8、分子生物学检测
标准对葡萄藤猝倒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等,为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步骤。
9、结果判定
标准对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的结果判定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判定,为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二、标准实施意义
GB/T 33119-2016《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检疫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防控葡萄藤猝倒病的传入和扩散,保障葡萄产业和生态环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