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7/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

DB37/T 3497-2019更新时间: 2025-04-21

标准详情

DB37/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3497-2019

中文名称:《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9-01-29    

实施日期:2019-03-01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归口单位: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起草人:侯夫云、李爱贤、秦桢、王庆美、段文学、张立明、董顺旭、张海燕、解备涛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1.01

DB37/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甘薯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根腐病的防治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编号:DB37/T 3497-2019)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薯根腐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经济损失。该标准涵盖了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识别、发病规律、防治策略、防治措施以及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

二、病原识别

1、病原种类

标准明确了甘薯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为真菌,包括但不限于腐霉菌、镰刀菌等。

2、病原特征

详细描述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为农户识别病原提供了依据。

三、发病规律

1、发病条件

标准指出了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关系。

2、发病周期

明确了甘薯根腐病的发病周期,包括潜伏期、发病期和衰退期。

四、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

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改良土壤、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等方法进行预防。

2、综合防治

提出了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形成防治甘薯根腐病的综合策略。

五、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包括土壤管理、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等农业技术措施。

2、生物防治

介绍了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方法。

3、物理防治

涉及使用物理隔离、热处理等物理手段进行防治。

4、化学防治

详细规定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原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效果评价

1、评价指标

定义了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等。

2、评价方法

介绍了如何通过田间试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七、标准的意义

《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水平,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该标准的推广应用,将为山东省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阅读剩余 5%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