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38091.2-2019《纳米技术 工程纳米材料的职业风险管理 第2部分:控制分级方法应用》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8091.2-2019
中文名称:《纳米技术 工程纳米材料的职业风险管理 第2部分:控制分级方法应用》
发布日期:2019-10-18
实施日期:2020-05-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
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葛广路、郭玉婷、唐仕川、常兵、张美辨、许志珍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劳动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30;13.100
GB/T 38091.2-2019《纳米技术 工程纳米材料的职业风险管理 第2部分:控制分级方法应用》介绍
GB/T 38091.2-2019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19年10月18日发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工程纳米材料的定义
标准首先对工程纳米材料进行了定义,明确了其范畴和特性。工程纳米材料是指人工制造或加工的、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具有纳米尺度(1-100纳米)的材料。
2、控制分级方法
控制分级方法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控制分级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沟通三个环节。具体来说:
风险评估:对工程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职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风险沟通: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信息传递给相关利益相关方,提高风险意识和管理效果。
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控制分级方法的第一步。标准规定了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包括:
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
识别工程纳米材料的特性和潜在危害。
评估暴露途径和暴露水平。
判断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4、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替代:使用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替代材料。
工程控制:改进工艺、设备或工作环境,降低暴露风险。
管理控制: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加强监督等。
个人防护:使用防护装备,减少个体暴露风险。
5、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是控制分级方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标准要求:
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信息传递给员工、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
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鼓励反馈和建议,持续改进风险管理。
二、标准意义
GB/T 38091.2-2019标准对于规范工程纳米材料的职业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工程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职业风险,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该标准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工程纳米材料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促进纳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