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B/T 10377-2004《粽子》基本信息
标准号:SB/T 10377-2004
中文名称:《粽子》
发布日期:2004-06-17
实施日期:2005-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粮食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SB/T 10377-2004《粽子》介绍
SB/T 10377-2004《粽子》是中国商务部针对粽子这一特定食品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6月17日正式发布,并自2005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范围
SB/T 10377-2004《粽子》标准规定了粽子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它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粽子产品。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粽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辅料,包裹在粽叶中,通过蒸煮等方式加工而成的食品。
3、分类
粽子根据其主要原料的不同,被分为甜粽和咸粽两大类。每一类又根据辅料的不同进一步细分,如豆沙粽、肉粽等。
4、要求
标准对粽子的原料、加工工艺、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原料必须新鲜、无污染,加工过程中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5、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了对粽子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和步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检验规则
规定了粽子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的质量检验流程,包括抽样、检验、判定等环节。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对粽子的标签信息、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
二、标准的意义
SB/T 10377-2004《粽子》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粽子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指导,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粽子时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