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

QX/T 457-2018更新时间: 2025-04-25

标准详情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457-2018

中文名称:《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

发布日期:2018-11-30    

实施日期:2019-03-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归口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毫州市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陕西省气候中心、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起草人:程向阳、陶寅、温华洋、张永山、邱阳阳、候威、张恬、唐为安、鞠晓雨、何冬燕、孙浩、孙娴、朱浩、龚强、汪明光、朱华亮、王凯、鲁俊、戴灿星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介绍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是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关于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的标准规范。该标准自201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气象观测资料的加工处理,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依据。

一、标准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气象观测资料作为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要基础,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论证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制定一套统一的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规范,对于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网络;

2、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

3、气象数据服务提供商;

4、气象观测资料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三、标准主要内容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资料收集与整理:明确了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范围、方法和整理要求,包括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卫星遥感等多种观测手段。

2、数据质量控制:规定了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异常值处理、插补和订正等。

3、资料统计分析:提出了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趋势分析等。

4、资料应用:指导了如何将加工处理后的气象观测资料应用于气候可行性论证,包括气候特征分析、极端气候事件分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

5、资料管理与共享:强调了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和共享,要求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实现资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四、标准实施与监督

为了确保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的顺利实施,中国气象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提高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评估。

3、推动气象观测资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料的可用性和可获取性。

4、鼓励和支持气象观测资料的共享和应用,促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深入开展。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