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L/T 1321-2014《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

DL/T 1321-2014更新时间: 2025-04-25

标准详情

DL/T 1321-2014《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DL/T 1321-2014

中文名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

发布日期:2014-03-18    

实施日期:2014-08-01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    

DL/T 1321-2014《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介绍

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3月18日发布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DL/T 1321-2014),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L/T 1321-2014标准旨在为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交换提供一个统一的结构框架和标识系统。该标准涵盖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分类、编码规则、表结构设计以及数据标识符的生成和管理等方面,确保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

二、主要内容

1、数据分类

标准首先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坝体位移、渗流、应力应变、环境因素等监测数据。这种分类有助于在数据库中快速定位和检索相关数据。

2、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是确保数据唯一性和可识别性的关键。该标准规定了一套编码规则,用于标识大坝、监测点、监测项目等,以便于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准确对应。

3、表结构设计

表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DL/T 1321-2014标准详细规定了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结构,包括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数据标识符

数据标识符是用于唯一标识每条数据的编码。标准规定了数据标识符的生成规则,包括时间戳、序列号等,以确保数据的追溯性和版本控制。

三、实施意义

实施DL/T 1321-2014标准对于大坝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数据错误和遗漏的可能性。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该标准为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历史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四、应用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标准,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

培训与教育:组织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系统升级:根据标准要求,对现有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

数据迁移:将现有数据按照新标准进行整理和迁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持续监督: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DL/T 1321-2014《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