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23/T 1187-2007《红松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

DB23/T 1187-2007 更新时间: 2024-08-27

标准详情

DB23/T 1187-2007《红松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3/T 1187-2007

中文名称:《红松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7-09-19

实施日期:2007-10-19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 1187-2007《红松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发布了DB23/T 1187-2007《红松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1、防治原则

《规程》明确了红松苗木立枯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减少病害对苗木的影响。

2、防治措施

《规程》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的育苗地,避免在低洼、潮湿、易积水的地方育苗;合理密植,避免苗木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加强苗木的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施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采用抗病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3、防治技术

《规程》规定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包括:土壤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或生物消毒的方法;苗木消毒,可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进行喷雾或浸泡;病害发生时,及时采用化学或生物制剂进行喷雾防治。

4、监测与评价

《规程》要求对红松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二、《规程》的实施意义

1、规范防治技术

《规程》明确了红松苗木立枯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范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2、减少损失

通过实施《规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红松苗木立枯病的发生,减少病害对苗木的影响,降低损失。

3、促进林业发展

红松作为重要的经济林木,其苗木的健康成长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障红松苗木的健康成长,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