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NY/T 2732-2015《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2732-2015
中文名称:《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
发布日期:2015-05-21
实施日期:2015-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归口单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温州医科大学
起草人:曾娟、杜永均、姜玉英、朱军生、秦引雪、赵文新、刘莉、刘杰、朱先敏、许渭根、谢茂昌、邱坤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NY/T 2732-2015《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5年5月21日发布了《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监测技术要求
1、监测设备
本标准规定,监测设备应包括性诱剂、诱捕器、记录工具等。性诱剂应根据害虫种类选择,确保吸引目标害虫。诱捕器的设计应便于安装、拆卸和清洗,且不易被风吹倒。
2、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固定监测适用于长期监测,移动监测适用于临时或短期监测。监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害虫分布和作物种植情况合理布局。
3、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应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确定。一般而言,害虫的高峰期是监测的关键时期。
4、数据记录与分析
监测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包括诱捕到的害虫数量、种类、性别等信息。数据应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以评估害虫发生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
二、监测结果的利用
1、害虫预警
根据监测结果,当害虫数量达到预警阈值时,应及时发布害虫预警信息,提醒农户和相关部门采取防控措施。
2、制定防控策略
监测结果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根据害虫种类、发生程度和作物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方法。
3、优化监测方案
监测结果还可用于优化监测方案。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发现监测方案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标准的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作物害虫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农业生产损失,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