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项目标准  >  正文

食品标签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企来检 时间:2024-06-14 浏览:53

食品标签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营养成分表、特殊标识等内容。

一、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是食品标签上最直观的信息,它应准确、清晰地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食品名称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食品名称应真实反映食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性,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描述。

2、规范性:食品名称应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方言、俚语或不规范的表达。

3、简洁性:食品名称应简洁明了,便于消费者快速识别。

二、配料表

配料表列出了食品中所有添加的成分及其比例。配料表应遵循以下要求:

1、完整性:配料表应包括食品中所有添加的成分,不得有遗漏。

2、顺序性:配料表中的成分应按照添加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3、明确性:配料表中的成分名称应明确、规范,不得使用模糊或不明确的表述。

三、净含量和规格

净含量和规格反映了食品的实际重量或体积。净含量和规格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准确性:净含量和规格应准确无误,不得有误差。

2、一致性:净含量和规格应与食品的实际重量或体积一致。

3、可读性:净含量和规格应以清晰、易读的方式呈现,便于消费者识别。

四、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关系到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遵循以下要求:

1、明确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明确标注,不得有模糊或不明确的表述。

2、一致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与食品的实际生产和保质期一致。

3、易读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以清晰、易读的方式呈现,便于消费者识别。

五、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

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追溯和反馈的途径。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应真实反映食品的生产企业和联系方式,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描述。

2、完整性: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应包括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等必要信息。

3、可访问性:联系方式应确保消费者能够方便地与生产企业取得联系。

六、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

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正确的储存和食用建议。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应遵循以下要求:

1、适用性: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应适用于食品的特性和要求。

2、明确性: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应明确、具体,便于消费者理解和执行。

3、可操作性:储存条件和食用方法应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操作,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执行。

七、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为消费者提供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含量。营养成分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完整性:营养成分表应包括食品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2、准确性:营养成分表中的数值应准确无误,不得有误差。

3、可比性:营养成分表应以便于消费者比较的方式呈现,如每100克或每份的含量。

八、特殊标识

特殊标识为特定人群提供了额外的指导和建议。特殊标识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特殊标识应针对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

2、明确性:特殊标识应明确、具体,便于消费者识别和理解。

3、合法性:特殊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描述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