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登录
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QX/T 449-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

QX/T 449-2018 更新时间: 2024-10-28

标准详情

QX/T 449-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449-2018

中文名称:《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

发布日期:2018-09-20    

实施日期:2019-02-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归口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起草单位: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起草人:植石群、陈雯超、王丙兰、黄浩辉、刘爱君、张羽、杨振斌、蒋承霖、王志春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449-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介绍

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9月20日发布了《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QX/T 449-2018),并于2019年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以下简称“本标准”)是中国气象局为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中的现场观测活动而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

二、标准内容解读

1、观测目的和要求

本标准明确了现场观测的目的,即为了获取与气候可行性论证相关的气象要素数据。观测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2、观测项目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观测的主要项目,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对各观测项目的观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3、观测站点的设置

本标准对观测站点的选址、布局、环境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观测站点能够代表特定区域的气候特征。还对观测站点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4、观测资料的处理

本标准强调了观测资料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要求观测数据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档案,以便于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5、观测数据的应用

本标准指出,观测数据应广泛应用于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各个环节,包括气候影响评估、风险分析、适应性措施制定等。鼓励将观测数据与历史气候数据相结合,提高论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实施意义

1、提高论证质量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质量,通过规范现场观测活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论证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促进数据共享

本标准鼓励建立观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合作,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3、支持决策制定

本标准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应对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现场观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现场观测活动、提高论证质量、促进数据共享和支持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