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113-2010
中文名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
发布日期:2010-01-20
实施日期:2010-06-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起草人:吴兑、汤仕文、邓雪娇、谭浩波、李菲、毕雪岩、邓涛、王亚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介绍
中国气象局于2010年发布了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标准。
一、标准内容概述
1、霾的定义:标准明确了霾的概念,即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导致能见度降低、天空呈现灰蒙蒙的现象。
2、观测方法:标准规定了霾的观测方法,包括仪器观测和人工观测两种方式,并对观测设备、观测时间、观测频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3、预报等级:标准将霾的预报分为五个等级,从轻微霾到严重霾,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能见度和颗粒物浓度标准。
4、预警发布:标准规定了霾预警的发布流程,包括预警的级别、发布时间、发布渠道等,以确保公众及时了解霾天气信息。
5、应对措施:标准提出了针对不同等级霾天气的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户外活动、加强健康防护、采取减排措施等。
二、标准实施意义
1、规范观测和预报:标准为霾的观测和预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观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提高公众防范意识:通过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提高公众对霾天气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减少健康风险。
3、指导应对措施:标准提出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减排政策、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4、促进科学研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霾天气研究的深入,为我国环境治理和气象预报工作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