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Z 288-2017《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

GBZ 288-2017更新时间: 2024-12-31

标准详情

GBZ 288-2017《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288-2017

中文名称:《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

发布日期:2017-05-18    

实施日期:2017-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标准分类号:C60职业病诊断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Z 288-2017《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5月18日发布了GBZ 288-2017《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激光的职业人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人员、医疗工作者、工业操作人员等。标准覆盖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部结构的损伤诊断。

二、诊断原则

1、个体差异性:考虑到不同个体对激光的敏感度不同,诊断时需综合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

2、损伤程度:根据激光的功率、暴露时间、波长等因素,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

3、损伤类型:明确损伤是急性还是慢性,以及损伤的具体类型(如热损伤、光化学损伤等)。

三、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2、眼科检查:通过裂隙灯、眼底镜等设备检查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部结构的损伤情况。

3、辅助检查: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以进一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四、诊断标准

1、角膜损伤:根据角膜的透明度、厚度、上皮损伤程度等进行分级诊断。

2、晶状体损伤:评估晶状体的浑浊程度和位置,以及是否存在晶状体后囊破裂。

3、视网膜损伤:根据视网膜的水肿、出血、裂孔等表现进行分类。

五、预防措施

1、激光安全教育:提高职业人群对激光安全的认识。

2、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激光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工作环境改善:确保激光设备的安全性,设置警示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六、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损伤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2、个体化治疗: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七、监督管理

1、职业健康检查:定期对接触激光的职业人群进行眼科健康检查。

2、事故报告制度:发生激光眼损伤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

3、法规执行:监督企业和个人遵守本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GBZ 288-2017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职业性激光眼损伤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规范诊断流程和标准,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性激光眼损伤的发生率,保护劳动者的视力健康。这也体现了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