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7/T 3253-2018《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253-2018更新时间: 2025-04-15

标准详情

DB37/T 3253-2018《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3253-2018

中文名称:《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发布日期:2018-06-01    

实施日期:2018-07-01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起草人:徐克成、周强、孔光、张文光、侯鲁宁    

中国标准分类号:K80电源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01电池和蓄电池综合

DB37/T 3253-2018《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介绍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37/T 3253-2018《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风险评估

1、评估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铅及其化合物的暴露水平、工作场所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个人防护措施等。

2、评估方法

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如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明确风险等级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风险分级

1、分级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分级标准,将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风险点的等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分级管理

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对于高风险区域,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对于中风险区域,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对于低风险区域,应保持常规管理。

三、风险控制

1、控制措施

本标准要求企业根据风险评估和分级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改进、设备升级、环境治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等。

2、应急响应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实施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等。

四、监督管理

1、监督机制

本标准强调了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定期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体系进行自查和评估,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信息公开

企业应定期向员工公开职业病危害风险信息,包括风险评估结果、控制措施和监督情况,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DB37/T 3253-2018《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的发布和实施,为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通过遵循本标准,企业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职业病危害风险,从而保护员工健康,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