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

WS 217-2008更新时间: 2025-01-22

标准详情

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WS 217-2008

中文名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

发布日期:2008-02-28    

实施日期:2008-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公害病诊断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2月28日发布了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同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1、定义与分类

《标准》明确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定义,即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水肿、出血等。根据病因学、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等特点,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为三类:肠道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腺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

2、诊断原则

《标准》提出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原则,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强调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的重要性,要求在诊断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等信息。

3、临床表现

《标准》详细描述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结膜充血、水肿、出血、疼痛、畏光、流泪等,并对不同类型的出血性结膜炎进行了区分。《标准》还对并发症和后遗症进行了说明,如角膜损伤、结膜下出血等。

4、实验室检查

《标准》规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强调了实验室检查在确诊和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和技术。

5、诊断标准

《标准》明确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三个层次。对于疑似病例,要求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对于临床诊断病例,要求在疑似病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确诊病例,要求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

6、鉴别诊断

《标准》提出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与其他眼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如流行性角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强调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要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他可能的疾病,避免误诊和漏诊。

7、诊断报告和记录

《标准》规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患者信息、诊断依据、诊断结果等内容。要求医疗机构规范诊断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标准》的意义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诊断原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医疗机构和医生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监测和防控,降低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风险。

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患者健康。医疗机构和医生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诊断,同时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监测和防控,降低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风险。

阅读剩余 50%